业绩信息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示 > 业绩信息 > 正文

易县光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更新时间:2019-01-22 15:34:16点击次数:396次字号:T|T
 

用人单位名称

易县光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易县光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地理位置

保定市易县112国道后部村

联系人

李增光

用人单位简介:
该公司定员58人,主要销售维修汽车。

现场调查人员:赵向阳、刘占江;调查时间:201819

现场采样人员:王铁、王晨池;采样时间:2018112-14

检测人员:王铁、王晨池;检测时间:2018112-14

用人单位陪同人:魏国强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物理因素:噪声、紫外辐射。
化学有害因素: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氧化锰。
粉尘:其他粉尘-总尘、电焊烟尘-总尘。
检测结果:
依据检测结果,易县光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氧化锰的浓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的规定;其他粉尘-总尘、电焊烟尘-总尘的浓度符合《工作场空气中粉尘测定 1部分 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的规定;紫外辐射的强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规定;噪声的强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规定。

评价结论: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该公司属于其他运输设备修理(代码4349)。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判定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较重。

建议: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标准对该公司现场检查、综合分析,提出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建议:

1)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应确实懂得职业卫生管理内容及方法,熟悉职业卫生管理技术,利用科学的职业卫生管理方法和文化手段、经济手段,达到对生产设备、现场职业病危害隐患、职业病危害源及环境因素的安全管理。具体的方法,可以通过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创造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文化氛围,建立一套激励职工职业健康行为的机制,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安全运营。

2)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多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卫生管理能力。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和考核,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必须经常巡回检查,坚持职业卫生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3)加强对技术档案的管理,对设备更换维修、法定检测记录、各岗位的操作记录,检修记录、事故记录等妥善保管,提高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4)将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5)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职业病危害防治防护措施,经常检查维修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完善维修台账以便及时查对。监督职工正确使用防护设施,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

6)定期发放个人防护用品,教育职工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意识,正确指导操作人员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并检查操作工人实际使用情况,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最大限度降低职业病危害。

7)出现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对新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职业健康评价。

8)该次职业健康体检人员不全,应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对所有从事有毒有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避免人员漏检和项目漏检,体检结果需要复查的应按要求进行复查。

9)该公司应对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10)应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的要求完善工作场所公告栏、告知卡、中文警示说明及警示标识。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合理调整工作制度。

12)定期检查、更换个体防护用品及应急药品,以防失效。

13)该公司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应按照[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8]的要求尽快进行申报,并取得申报回执。

(编辑:admin)